想了解一下电脑操作系统的详细发展史。我对LINUX了解不多,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是怎样的?早期的操作系统,电脑一开始是没有操作系统的,人们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
想了解一下电脑操作系统的详细发展史。我对LINUX了解不多,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是怎样的?早期的操作系统,电脑一开始是没有操作系统的,人们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制电脑,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,操作人员通过穿孔纸带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进行编译。操作系统的发展史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,它的每一代进化都以降低成本、缩小体积、降低功耗、增加容量、提高性能为目标,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,也加速了操作系统(简称OS)的形成和发展。
四个发展阶段依次为特征:1。第一个发展阶段:1946-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。1946年,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,它是由冯·诺依曼设计的。占地面积170平方米,功率150KW。操作速度慢,没有别人快。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2.第二个发展阶段:1956-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:操作系统。3.第三个发展阶段: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-1970(1964-1965)(1965-1970)4。第四个发展阶段:从1970年开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。
它们是:1。第一代:电子管。2.第二代:水晶管。3.第三代:中小规模集成电路。4.第四代:VLSI。5.第五代:智能计算机(未来)。三、电子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:巨型化、微网络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多媒体化。扩展资料:巨人是为了适应前沿科技的需求,发展速度快、存储容量大、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。
Windows1.0于1985年正式推出。相信老一辈的电脑用户应该都不陌生。Windows2.0于1987年10月推出,相比Windows1.0有了不少进步,但并不完善,效果也不好。1990年5月,Windows3.0版本上线。在此期间,微软在2.0之后有过代号为286和386的两个系统,但由于自身原因,一直没有被人们所注意到。直到3.0的出现,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。Windows逐渐占领个人电脑系统,3.0也首次加入多媒体,被戏称为“多媒体DOS”。
Windows系统开始流行。1993年11月发布了Windows3.11,彻底改变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技术。1994年Windows3.2发布,这是Windows第一次有中文版!在中国已经广泛使用。随着1995年8月24日Windows95的发布,Windows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,焕然一新,功能强大,DOS时代已经走下了舞台。
分类:计算机/网络> >操作系统/系统故障分析:要说Windows的发展历史,首先要了解微软,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软件提供商,总部设在华盛顿州雷蒙德市(大西雅图郊区)。该公司由比尔·盖茨和保罗·艾伦于1975年创立。该公司最初以“微软”(意思是“微软软件”)的名义开发和销售BASIC解释器。
史蒂夫·鲍尔默(SteveBallmer)是现任CEO。MicrosoftWindows是为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用户设计的操作系统。它有时被称为“视窗操作系统”。它的第一个版本由微软在1985年发布,最终获得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在全球的垄断地位。最近所有的Windows都是完全独立的操作系统。
1。手动操作(无操作系统)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。50年代中期,还没有操作系统,计算机工作靠人工操作。手动操作模式有两个特点:(1)用户独占整机。不会因为资源已经被其他用户占用而出现等待现象,但是资源利用率低。(2)CPU等待手动操作。CPU没有得到充分利用。批处理系统批处理系统:装在电脑上的系统软件。在它的控制下,计算机可以自动地、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(包括程序、数据和命令)。
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一个不直接与主机相连,而是专门用来处理输入输出设备的卫星机。4.多道程序系统所谓多道程序技术,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运行。即多个程序同时放入内存,并允许它们在CPU中交替运行,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。当一个程序由于I/O请求而挂起时,CPU会立即切换到另一个程序。
计算机系统发展史:1。第一代:电子管数字机(19461958)。硬件方面,逻辑元件采用真空电子管,主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、阴极射线示波器静电存储器、磁鼓和磁芯。外部存储器使用磁带。软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。应用领域主要是军事和科学计算。其特点是体积大、功耗高、可靠性差。它速度慢(通常每秒几千到几万次),而且很贵,但它为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其特点是体积更小、能耗更低、可靠性更高、运算速度更快(通常为每秒10万次,最高可达300万次),性能优于第一代计算机。3.第三代: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(1964-1970)。硬件方面,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(MSI,SSI)作为逻辑元件,磁芯仍然作为主存储器。在软件方面,有分时操作系统和结构化、规模化的编程方式。
Windows发展史不了解LINUX。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特点CP/M系统CP/M实际上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,享有指挥主机、内存、磁鼓、磁带、磁盘、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。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,操作系统有序地执行人的指令。主要设计者:GaryKildall博士出现于1974年> > >细节:MSDOS系统DOS系统是微软在1981年为IBM个人电脑开发的,即MSDOS。
从1985年到1995年,DOS统治了操作系统。总设计师:TimPaterson出场日期:1981年> > > >细节文件管理方便,外设支持好,有很多小巧灵活的应用。Windows是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用户设计的操作系统。它的第一个版本由微软在1985年发布,最终获得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在全球的垄断地位。
由于CPU速度的不断提高和分时技术的采用,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用户终端,每个用户都可以像独占机器一样在自己的终端上在线使用计算机。分时技术:将处理器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,根据时间片将处理器依次分配给各个在线操作。如果一个作业不能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内完成计算,该作业就被暂时中断,处理器被交给另一个作业继续运行,直到下一轮。
并且每个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向系统发送各种操作控制命令,在全人机交互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操作。具有上述特征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,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线使用计算机。特点:(1)复用。几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。微观上,用户依次使用电脑;宏观上,用户是并行工作的。(2)互动性。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对请求的响应结果进一步向系统提出新的请求。
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,每一代计算机的发展都以降低成本、缩小体积、降低功耗、增加容量和提高性能为目标。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,也加速了操作系统(简称OS)的形成和发展。早期的操作系统最初的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。人们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制电脑。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,操作人员通过穿孔纸带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进行编译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出现了操作系统,它很好地实现了程序的共享和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管理。随着计算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,微型计算机发展迅速,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,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出现。1976年,美国DIGITALRESEARCH软件公司开发了8位CP/M操作系统,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台的键盘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,其主要功能是管理文件信息,从而实现对硬盘文件或其他设备文件的自动访问。